400-123-4657

房客体验分类
五胎!为男人生儿子生到死!这比25分的《娘道》还气人!发布日期:2024-09-22 浏览次数:

  中国观众愤怒地批评道:如果外国人认为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那我们就麻烦了!

  这部电影在今年的母亲节并未在内地上映,相反,它的票房表现非常不理想,几乎没有安排任何排片。

  最近,妈妈一直在娘家居住,可能是因为想要躲避发现,也有可能是因为胎儿的安全。

  她经常带着她的妹妹一起去看望妈妈,一起吃顿饭,然后越过小山头回到爷爷奶奶那里。

  每当妈妈要回家时,即使她的脚已经浮肿,她仍然会坚持把姐妹俩送到稍远的大门口,目送她们离开。

  举个例子,舅妈常常默不作声,黑着脸离开,即使通电话,对舅舅也常常大声斥责,而妈妈回家住了,她却并不感到高兴。

  在成人世界里,生命持续创造,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只是他们不断到来的事实,被动地接受,无感地观察...

  孩子的视野非常有限,只关注着一个期待:希望妈妈这次生一个儿子,这样他们就能尽快回家团聚了。

  国产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将于2024年5月8日,母亲节当天在全国艺联院线年,影片在柏林电影节和香港国际电影节上展映,还赢得了几个提名,最终更在平遥电影展上赢得了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奖。

  在商业电影大资本的统治下,受众群体稀少且市场不愿倾斜资源,但创作者仍愿意进行这样的尝试,这本身就值得关注和敬佩。

  乌鸦介绍的《心房客》、《一一》、《枯叶》,还有最近上映的《乘船而去》,都在运用类似的拍摄手法。

  简单地说,长镜头的作用是在看似凝固和冰冷的图像中,能够感受到情感的流动性。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并不难理解导演利用长镜头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情绪,直白而又克制。

  拍摄孩子的上学、家庭用餐、村庄和镇市的市场、村镇住宅以及森林的现场画面,尽管看上去体现不出导演的意图,也不会对故事起到多大的帮助。

  导演在两小时的电影时长中使用了固定机位的长镜头,摄制的主要地点包括母亲的住所、娘家,孩子的学校和广袤的山林,还有小村庄之间的田间小路。

  在生活中,广泛出现了吃饭、睡觉、发呆这样的大场景,显而易见地有借鉴了小津安二郎和阿克曼的风格……

  然而,在中国农村这样一个喧闹、乡土和人际关系更加密切的环境下,它反而显得不太真实,仿佛被一层薄纱隔开。

  除了主角母亲的扮演者程术琼和其他几个演技合格的素人演员外,导演的运气似乎不太好,其他人都表现得很不自然和出戏。

  湖南农村的故事背景,导演选择展示了在妈妈去世前的七天里,这位农村妇女以及她的几个女儿的生活状况,以便揭示不幸事件的发生。

  某天,授课途中,老师将她从教室中叫出,得知她妈妈产下了一名女婴,不幸的是,由于难产而去世了…

  回到奶奶家的时候,小姑和她的三妹由她的舅舅三轮车后厢坐过来接他们。整个回程过程中,车子时而颠簸在蜿蜒的山路与田埂之间……

  导演花费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精炼和建构了电影中七天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农村女性为了生育而走向死亡的过程。

  换句话说,妈妈在这十年间一直经历着高压力和高频率的怀孕,同时还有分娩的危险。

  因无法负责照顾多个孩子,爷爷奶奶打算将孩子托付给舅舅,但舅妈坚决反对,并对妈妈进行冷嘲热讽。

  导演在采访中提到,他记得妈妈是一个内向的人,平时不怎么说话。但妈妈却总是告诉我,我们家里没有儿子,所以你们要努力,否则可能会受到欺负。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李树茁团队的调研报告推算,从1980年到2010年,中国出生的男性人数增加了2.9亿,女性人数增加了2.54亿,男性人数比女性多出大约3,600万。

  根据团队的研究,如果没有人为性别选择的干预,女婴的存活率本来应该比男婴高。

  然而,根据1995年的一项研究,中国1至4岁的女性死亡率比男性高出了10%...

  在计划生育刚开始实施时,由于观念的滞后,农村地区的溺毙女婴问题十分突出。

  除了令人震惊的女婴死亡人数外,统计数据显示,出于追求男宝宝的目的而被强制或自愿终止妊娠而导致的死亡人数,注定是一个永远的谜…

  在经济和文化欠发达的地区,男性的身份不仅仅是劳动力的象征和保障,更是资源的直接体现,涉及宅基地的分配、土地的补偿等多个方面。

  甚至在宗族社会中,在现代法律无法触及的角落,在应对冲突时,最原始的武器也被利用。

  每个底层男性都被分配了繁衍任务,而这种结构性的生存困境把压力转嫁到底层农村女性身上。

  在大部分的农村女性中,生育问题与她们的处境和命运息息相关,成为食物链中被压迫和剥削得最严重的群体之一。

  《中国30年》中提到,大约有2000万农村女性在中国的这一时期失踪,主要是因为为了要男孩而进行胎儿性别选择性堕胎,而女孩则被保留。

  在《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导演李冬梅接受凹凸镜DOC采访时,她表达了感谢,因为观众们来看她的电影时,正好赶上她母亲的葬礼。

  新周刊中有一篇名为《献给妈妈的电影,一生就拍这一次∣专访导演李冬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