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657

新闻资讯分类
汛期已至灾情接踵而至我们准备好了吗?发布日期:2024-08-24 浏览次数:

  3 月 30 日,一列由济南开往广州的 T179 次客运列车 ( 实载 800 余人 ) 正常行驶至京广铁路湖南郴州永兴县境内时发生脱轨,列车前部起火,9 节车厢发生侧翻,事故已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123人轻伤。初步排查,事故原因系降雨引发滑坡致使列车侧翻。

  4月7日,一条关于“凉山雷波突发山体垮塌”的消息登上“新浪微博”热搜话题。经调查,该事件实际发生于云南省永善县溪洛渡镇白沙湾永久大桥右岸岸坡,临空崩塌方量约180立方米,导致溪洛渡永久大桥交通堵塞。

  以上事件并非个案。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地质灾害多处于多发态势,尤其是近年来受强烈地震和极端气象事件频发影响,造成的公共安全事件逐年增多。

  据相关部门预测,2020年,我国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极端事件偏多,涝重于旱,地质灾害总体趋势较2019年有所加重。

  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我国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易发区面积约为712万平方千米,灾害风险隐患分布广,动态变化,且地域分异性强。如何科学防灾减灾,提升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2019年11月,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国家领导人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要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

  在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强重要基础工作和新科技手段运用,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在提升准确判断“隐患在哪里”能力的同时,还将坚持“群测群防与科技手段并重”,尽最大努力提升“隐患什么时候发生”的预警能力。

  众所周知,监测预警是行之有效的避险防范手段之一,只有加强地质灾害专业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才能有效提升全社会地质灾害避险防范能力。

  但如何准确判断“隐患在哪里”?又如何知道“隐患什么时候发生”?这是当下困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两个核心问题。想要给出这两个答案,需要破解关键技术瓶颈。

  传统的翻斗式、虹吸式雨量计发展已经较成熟,并且精度高,但是由于体积大,实施难度较大,需要定期维护;传统的土壤含水率计需要标定、探测范围小、安装维护难度大;传统的裂缝计量程短,采用分体式设计,故障率高;传统的GNSS已较成熟,且功能多,但是安装复杂、综合成本高……

  一直以来,传统地灾监测设备因其使用的“局限性”制约着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发展,“运行可靠、功能简约、精度适当、性价比高、经济实用”的普适型地灾监测设备呼之欲出。

  其实,早在2019年年初,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就接连组织召开关于地灾监测预警设备研发的专题会议,提出要研发可用、好用、能用的普适型监测设备。

  在近日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也指出,目前,普适型监测预警仪器设备集成研发和试用正在加快进行,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预警的科学性、及时性、准确性。

  普适型设备是相对常规以及简易监测设备来说的,具体是指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地质灾害各场景下的安全监测设备,其具有设备运行功耗低、安装简单、维护方便、成本投入少、数据传输稳定、易于接入集成等特点。

  如新型雨量计采用新型光电式、压电式传感器,体积小,维护简单,便于安装;新型土壤含水率计无须标定,探测范围大,采用多参数一体化,并且可在15分钟内完成安装;新型裂缝计加大量程、窄带物联网和远程控制,设备待机功耗降低50%等等,这些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地质灾害各场景下的安全监测设备,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基础保障。

  针对传统高精度专业监测传感器因成本价格因素,无法全面推广使用的缺点,鲁尔物联自主研发了一批集成度高、精度适中、低功耗、稳定可靠、高性价比、易于安装维护的普适型监测设备。

  该类型监测设备采用一体化设计,集成数据感知、数据采集传输、低功耗供电的性能为一体,具有“轻量化、一体化、迷你化”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滑坡、崩塌等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由鲁尔物联自主研发的普适型设备,包括尺寸接近于茶杯大小的一体化倾角仪、裂缝计、土壤含水率仪设备、采用一体化立杆的雨量计以及GPS监测站。其中一体化倾角仪可以直接放置于隐患区域,远程手机端即可实时查看该类设备运行情况和坡体倾斜变形数据变化,具有便携耐用等优点;一体化裂缝计可以从设备本身引出一条牢固耐用的钢丝绳,实时量测开裂位置持续变化情况,获取到肉眼难分辨的裂缝扩展。

  基于普适型监测设备构建的感知网络,可实现监测现场自主组网、低功耗待机、主动触发、变频采集等核心功能,并且易于快速部署和后期运维,从设备待机时长、通信条件和成本投入三方面,极大的优化当前常见的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设备,使其可广泛地适用于地质灾害各场景。

  2019年9月,鲁尔物联的4款地灾监测设备,经过项目测试后顺利入围自然资源部普适设备库。同月,参加了应急管理部在贵州举行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应急演练,将自主研发的裂缝计、倾角计等设备在演练地进行试用,目前运行情况良好。